宁夏人大官网移动版

宁夏人大公众号

说法(第5期)| 三年磨一剑,“刚性规定”折射“温柔力量”,这部法规让心灵在法治阳光下健康成长!

稿件来源:《宁夏日报》客户端 2025-08-18 发布时间: 2025-08-25 字体: [][ ][ ]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世界精神卫生报告》显示,全世界有近10亿人患有精神疾病,相当于世界上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正在经历精神健康的挑战。在中国,各类精神病患者的人数已经超过了1亿。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家庭的痛苦和挣扎,以及无数颗渴望被理解与关怀的心灵。

  在精神卫生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的当下,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精神卫生条例》就像一把温柔的“保护伞”,为人们的精神健康保驾护航。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办公室一级调研员周继军表示,在宁夏,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人数占了全区总人口的相当比例,而我区儿童青少年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也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为了系统地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区精神卫生服务保障体系,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自治区卫健委、司法厅和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共同努力,“三年磨一剑”,最终推动《宁夏回族自治区精神卫生条例》出台。

  周继军表示,该条例中最大亮点就是,立足民生保障,积极回应社会关切,让精神卫生工作更有深度、温度、力度。

  ●亮点一:破解宁夏精神障碍患者“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为了解决家庭困难的精神疾病患者“看病贵”的问题,条例在第二十七条规定:“自治区实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门诊精神类基本药物免费制度,为符合条件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免费提供门诊精神类基本药物”,同时规定,“鼓励有条件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抗精神类长效针剂纳入免费治疗范围。”

  “经调查,70%以上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是贫困患者,他们又因为患有这样的疾病,难以从事正常工作,所以,对他们来说,治疗费用也是不小的家庭负担。但根据目前的政策,患者免费服药覆盖率仅 24.5%。因此,我们制定这条规定,就是为了解决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看病贵’问题而专门设立的惠民条款,可以说,这条规定是本条例最核心的亮点。”周继军说,为了落实条例中的这一规定,为此,自治区财政每年将增加支出1000多万资金,而宁夏针对家庭困难精神疾病患者的保障水平,也将一举超过全国多数省份。

  而在解决“看病难”问题上,条例也做出了明确规定。周继军告诉记者,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全区仅有4家公立精神专科医院,且3家集中在银川市、1家在固原市,精神卫生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等问题突出,导致石嘴山、中卫等地有需求的患者就医困难。对此,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建设公立综合医院精神科或者公立精神专科医院,要求“三级综合医院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设精神科,提供精神心理门诊和住院服务;鼓励和支持具备条件的二级综合医院、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中医医院、康复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等开设精神科,提供精神心理诊疗服务。”

  “这样的刚性规定,就解决了各地精神障碍患者就医难问题。同时,一些群众去精神专科医院看病有‘病耻感’,条例实施后,各地医疗机构普遍开设精神科,可以大大缓解群众这种心理障碍,让群众到精神科看病无障碍、无心理负担。”周继军说。

  ●亮点二: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为成长保驾护航

  儿童青少年抑郁、焦虑等精神心理问题日益突显,是社会普遍关注、家长十分揪心的现实问题,有研究显示,一半以上的精神障碍起病于14岁之前,75%的精神障碍起病于 24岁之前,如果能及早发现、及早干预、规范治疗,将会大幅降低成年期精神障碍患病率和精神障碍的功能损害程度。

  周继军表示,针对当下社会层面普遍存在对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关注不足、学校心理专业教师匮乏等问题,条例第十条作出了具体而刚性的规定,明确要求:学校应当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建立监测、预警和干预机制;配备或者聘请心理健康教师,设立心理健康辅导室;学前教育机构开展符合幼儿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义务教育学校不得拒收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精神障碍未成年人入读;建立健全精神障碍和心理健康问题学生休学、复学机制等规定。这些规定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对做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的预防将发挥重要作用。

  ●亮点三:着力构建“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精神卫生服务体系

  尽管当前关注精神卫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是一项被大众关心的重要议题。但当前,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能力薄弱,心理咨询行业不规范,人才培养和职业保护不到位,全社会对精神卫生工作的认识还有待提高等问题仍普遍存在。

  对此,条例中都进行了明确规定,如:关于建立和完善精神障碍预防、治疗和康复服务体系,条例从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到社会、家庭、学校、用人单位,以及乡镇、社区,规定了全方位、全链条的职责和义务;关于建立健全精神卫生工作协调机制和工作责任制方面,条例中细化了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规定各部门依据各自职责做好精神卫生工作,互相配合,形成合力。“精神卫生‘三部曲’,是预防、治疗和康复,那么我们在制定条例的过程中,也贯穿了‘三部曲’,即聚焦系统性体系建设,从完善三级预防机制、搭建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构建多元康复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具体规定,着力构建‘预防—治疗—康复’全周期服务。”周继军说。

  此外,条例在第十二条创新性规定了用人单位的心理健康责任,如“用人单位应当创造有益于职工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对于从事高风险、长期处于封闭环境等特殊岗位、处于职业发展特定时期或者经历突发事件的职工,用人单位应当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为有需要的职工提供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援助”,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提供弹性工时便利等。周继军说:“这些规定将心理健康服务延伸到工作场所,形成家庭、学校、单位全覆盖的心理健康促进网络,体现了对家庭照护者的支持,有助于解决‘一人患病、全家受累’的现实困境。”

  ●亮点四:每个人都会心理“感冒”,呼吁大家正确面对精神卫生问题

  相较于其他疾病,老百姓对心理健康问题或精神障碍还存在很多认识上的误区,甚至有不少人“讳疾忌医”。周继军表示,这部条例的制定出台,将帮助大家正确认识精神类疾病,更加重视心理健康。

  “过去,人们普遍认知存在误区,以为这类疾病离我们很远。但事实上,精神卫生问题很普遍,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不少人都会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感冒’,他们可能就在我们的朋友圈,也可能就是我们的家庭成员,他们特别需要关注。”周继军说,调查中发现,由于很多人没有正确面对心理健康问题,认为找心理咨询师很丢人,导致很多心理健康问题难以被及时发现,逐渐发展为精神疾病。

  对此,条例第三条中规定,“ 全社会应当尊重、理解、关爱精神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的人格尊严、人身和财产安全不受侵犯,其教育、劳动、医疗以及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等各方面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歧视、侮辱、虐待精神障碍患者,不得非法限制精神障碍患者的人身自由,不得侵害其隐私权和个人信息权益。”

  “我们呼吁全社会不要歧视精神障碍患者,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和理解。我们更希望,通过制定出台这样一部条例,让人人都能重视自己的精神卫生,在出现精神卫生问题的起始阶段,就能及时进行预防。”周继军说:“每一颗心灵都值得守护,可以说,自治区精神卫生条例是一部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地方性法规,它不仅是上位法的拾遗补缺,在保护精神障碍患者权益的同时,也为全社会的精神健康营造良好环境。希望这部条例出台后,能够帮助我们每个人更好地面对精神卫生问题,更好地保护自己与他人,让心灵在法治阳光下健康成长。”

  (宁夏日报记者 尚陵彬 祁国昌 付杨文/视频)

  出品人:景 瑜

  策 划:赵海虹

  监 制:连晓芳 杨宗惠

  统 筹:马晓芳

  主 持:尚陵彬

  执 行:尚陵彬 付杨 祁国昌

  出 品: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宁夏日报报业集团

技术编辑:王赟 校对:吴彩虹
分享至: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厅主办

备案号:宁ICP备05001759号-1

单位地址:宁夏银川市贺兰山中路266号

宁夏新闻网技术支持

宁公网安备 64010602000158号

网站总访问量: